责维持庐江郡的治安。
这几年间,天下纷乱不止,发生了许多大事。
首先是灵帝刘宏驾崩,少帝刘辫登基,
紧接着董卓入京,废少帝立新君刘协,关东诸侯群起响应,起兵讨伐董卓。
轰轰烈烈的诸侯讨董持续了一年多,最终以都城西迁,董卓败退,众诸侯星流云散而结束。
之后没过多久,董卓身死,关中大乱,朝廷威信尽失,各地诸侯纷纷拥兵自重,抢夺地盘。
而庐江郡却在太守陆康的治理下,一派安宁繁荣,百姓安居乐业,成为乱世中少有的安宁港湾之一。
但是,这样的好日子并没能坚持多久。
今年年中的时候,盘踞在南阳的袁术放弃了南阳,来到庐江郡隔壁的九江郡,屯重兵在九江郡郡治寿春,虎视豫徐杨三洲。
袁术一到九江,就摆出一幅天老大,地老二,他老三的架势,对淮南周边各洲郡虎视眈眈。
此时,恰逢徐州牧陶谦病危,徐州各大势力暗流涌动,袁术也在寿春站稳了脚跟,开始将注意力盯在了徐州。
袁术在出兵徐州之前,以“军中缺粮”为借口,向陆康索要米三万斛。
比举名为索粮,实为逼迫陆康“站队”。
陆康认为袁术名为汉臣,实为逆贼,当即赶走袁术的使者,不与之来往,而且整修战备,准备迎敌。
袁术闻讯大怒,派遣孙策率三万大军,将庐江城池层层包围。
此时庐江城中仅有四千士卒。
陆康被迫固守城池,那些闲散在家的士兵听到孙策引兵包围庐江的消息,纷纷从老家奔至皖城(庐江郡治所),在深夜中沿绳攀爬而上,合力守卫城池。
这让城中士卒一下子增加到五千余人。
已被提拔为郡都尉的焦仲卿统领着两千士卒,驻守皖城北门,直面孙策。
期间,他多次请求出城与孙策决一死战,都被陆康以“孙策骁勇,不可力敌;今当固守,待敌自退”为由而否决。
于是双方人马就这么一天天的耗着。
孙策万万没想到,这场战争打得如此艰难,大军围城日久,庐江城仍旧岿然不动。
更恐怖的是,孙策此番攻打皖城,整整耗费了近两年时间,皖城才终于因士卒伤亡殆尽而被攻陷。
庐江城破时,陆康再次制止了焦仲卿与孙策拼命的举动,让他留着有用之身,回到家乡好好生活,不必为自己做无谓的牺牲。同时,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