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江西岸群峰丛峙,林木茂密,一座大山高矗其间,此山名曰磨盘山,距怒江二十余里,山后有一坡,名橄榄坡。
平时人迹罕至的橄榄坡,傍晚时分迎来了从腾越出发,朱慈煊的大军。大军抵达后,寂静的山林立即喧闹起来。
士兵们在沐天波、靳统武等人的率领下支起帐篷,伐木围栏,安营扎寨,并在辕门和营寨的四角立起哨塔,辎重兵们则埋锅造饭,一时间炊烟袅袅。
吃过晚饭,天色渐黑,朱慈煊在青蝉、青玉的服侍下早早入睡。
第二天,大军并未开拔,而是派出大批的哨探前往怒江方向进行探查,巳时,总兵靳统武来报,道:“殿下,我们已与晋王取得联系。”
朱慈煊心中一喜,道“靳总兵,晋王现在到达何处了?”
“殿下,晋王已经渡过怒江,正率军朝我们这里赶来。”
“好,太好了。”朱慈煊兴奋的在大帐内转了两圈,对靳统武道:“靳总兵,你派人到辕门等候晋王殿下,等晋王到了,立即通知本太子,我要到辕门亲自迎接。”
“是,太子殿下。”
一个半时辰后,靳统武派人来报,晋王的大军到了。朱慈煊立即率领沐天波、王升、王启隆等数位总兵来到辕门迎接。
朱慈煊来到辕门,只见靳统武旁边站着一员身高八尺,相貌英俊,身着明光铠,年约四十岁左右的大将,得益于来自原身的记忆,朱慈煊一眼认出,此人正是晋王李定国。
李定国出生于陕西延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,十岁加入了张献忠的起义军,张献忠看到李定国相貌不凡,收做养子,从此,李定国追随张献忠转战南北。
成年后的李定国,英勇善战,为张献忠所钟爱。
张献忠死后,李定国归顺南明政权,公元1652年(永历六年,清顺治九年)初,李定国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,出兵八万攻湖南。先取沅州、靖州,继攻广西桂林,大败清军,逼得清军主帅、定南王孔有德自杀。
七月初占领桂林,随后,直下柳州、衡州等四州,兵锋指向长沙。
清廷闻讯大惊,增派十万大军驰援。为避清军锐气,李定国暂时撤离长沙外围,退守衡州。清军主帅、亲王尼堪率军尾追,李定国设伏将清军团团包围,四面猛攻,清军大溃,尼堪被阵斩,全军覆没。
李定国取得桂林、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,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。
公元1662年1月,清军吴三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