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青春无法诉说的冲动和向往!”一位中年编辑看了一半的一半,已是忍不住夸奖,“有点忧郁,又隐约着轻快……”
“流畅的旋律,朦胧诗的意境,很清丽,很平和,就象在月光下娓娓诉说一样……”一位女编辑脸色微红,“这显然是一首爱情诗,我在想,是什么样的爱人,能让诗人写出如此动人的诗篇!”
“语言优美,还有醉人的意境,略显灰色但不失真挚……”邵燕祥激动地在编辑部里踱着步,“这绝对是本年度最好的诗,没有之一……”
哦,众人虽然狂热,但是也是知道日历的,现在刚刚过完春节,元宵节还没过呢,咋就说到本年度了。
“作者是谁?”大家一阵激动,这才想起还不知道作者的尊姓大名。
可是,来信没有署名……“嗯,信纸的抬头是苏州大学数学系,这样,小唐,你马上去苏州,一定要找到这位作者,一定要让他写出下半篇,”邵燕祥已是迫不及待,也不管马上就要过元宵节了,“一定要找到他,不惜代价……”
唐晓渡也没有犹豫,马上就买了火车票动身前往苏州。
让他意外的是,寄信的人很好找,是苏州大学数学系的一名讲师,可是人家很坦白,诗是他寄的,可是不是他写的,是他们举办诗会的时候偶然记录下来的。
他们中也有人想署自己的名字,可是,讲师同志认为,这是对这个时代的不负责任。
这顶帽子太大,可是唐晓渡理解,“那么诗人在哪里,他是谁?”
这个嘛,讲师同志就没有办法了,人家随口朗诵的,他也不认识人家。
“我去找,就到你们的狮子林。”唐晓渡决心守株待兔了。
可是等了一个礼拜,人没见着不说,邵主编那边倒着急了。
“发!”邵燕祥已是迫不及待了,这样的诗,不让诗坛、文坛看到,那自己就是对这个时代的不负责任。
“就这半段?”回到BJ的唐晓渡提出疑问。
“就这半段,”邵燕祥踌躇满志,“这就半段,也足以笑傲诗坛……编者按,我亲自来加。”
好嘛,唐晓渡心里都酸了,这半段诗不过四百字,邵总编的编者按就加了五百多字!
这还了得!
……
一九八六年,中国大地上惊涛骇浪的文学大潮,澎湃汹涌,那景象,气势,气概,精髓……再也没有时代可以比肩。
四月的那个夜晚,没有星星和月亮……没有星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