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夕无奈,叫乳母买了一件袍子送去,这下可是千丝万缕了吧! 陈锦如从周践口中听说后,挑拨道:“大娘子哪来的这么多银两,怕是夫人偏心多贴补的吧!” 周践愣住。 陈锦如懊悔地轻拍面颊,“哎呀,婢妾多嘴了!” 周践不疑有他,怒气冲冲去找妻子,留下陈锦如在屋里高兴地对女儿周烁说:“学着些!我们女子只有收服夫君的心,才能无往不利!” 周烁是年两岁,根本不明白怎么回事,只知道每次姨娘说什么,阿耶就信什么。 张氏被周践质问,心中悲凉,“你那点俸禄要寄给父母,每月不够养家,还要妾身嫁妆贴补,哪有余钱给元夕?不信的话,可以看账本。”拿了钥匙,开箱取出账本丢在周践面前。 周践冷哼一声,细细看了账本,发现入不敷出。他心中疑惑,去问了仆妇,方知物价大涨,较之从前不可同日而语。周践沉着脸回到陈锦如房里,陈锦如已知正房没有吵架的动静,猜不出状况,便小意伺候周践,再不敢多话。 元夕趁着大灾后地价尚且便宜,悄悄买了田地山林,却怕周践送给别人,不敢放在自己名下,求了谢县令,登记谢流的名字。谢流三人有样学样,也置田买地,不告诉家里人。买卖田地哪能不经过官府?谢县令早被手下告知,心里一清二楚,只是面上佯作不知,想看看这几人打算做什么? 六月,狄仁杰充任江南巡抚使,来到江宁县视察工作。 元夕对于这位后世电视剧中常出现的断案高手无比好奇,央求谢县令到满庭芳办接风宴,条件:我不收钱,各位使君白吃! 李三郎惊奇,认为元夕一向铢锱必较,此举必然有赚大钱的阴谋!然而,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元夕在这事上能做什么文章! 元夕糊弄三个小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,随口答道:“这个嘛,妹妹久仰巡抚使的清名,难道哥哥们不仰慕,不希望将来也能有此一番成就?”见他不信,“要是巡抚使能帮咱们写个招牌就好了,相当于告诉世人满庭芳最讲诚信,何愁生意不好?”李三对后面一句极为信服,大赞元夕机灵。 江南梅雨季节,最是奇怪,天上的太阳还明晃晃的,却能下着瓢泼大雨。闷热潮湿中,谢县令领着狄仁杰数人来到满庭芳。 元夕在楼上看见一行人皆轻装简从,布衣打扮,知其不愿声张,便安排在楼上东侧雅间内。 年近六旬的狄仁杰问谢县令:“这便是你说的好地方?” 谢县令笑答:“下官俸禄微薄,家中尚有一家老小要养活,这家的吃食便宜,对下官来说自是最好!” 狄仁杰闻言大笑,“瞧瞧,跟我哭穷呢!” 说话间,数人进来上菜。谢县令无意间瞥了一眼,大惊,我的天!这一身短打的不是我小儿子阿牛么?他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,万一打翻盘子,弄翻汤水可如何是好? 狄仁杰问道:“这是什么?”就听谢流介绍道:“回使君的话,这是庭芳素鸭。用豆腐皮做的。” 狄仁杰尝了,赞道:“好!”又问:“这个花一样的是什么?” 步翀答道:“回使君的话,这是菊花鱼。江宁地处江南,吃鱼比吃肉便宜。” 狄仁杰一向俭朴,此话极对他的脾胃,听了不禁一笑,看向步翀。忽然奇道:“江宁真是人杰地灵,连个店小二都如此俊秀,一身儒雅之气!” 谢县令掀袍跪地道:“都是下官教导无方,这几个是对面学堂的,其中一个是下官幼子。他们年幼无知,还请巡抚使饶过则个。” 狄仁杰乐不可支,打趣谢县令:“看来你家果真贫寒,幼子这么小,就出来做活了!” 谢县令闻言知道狄仁杰无怪罪之意,刚松口气,谢流插话:“草民不贫寒,这铺子就是和同窗、元夕妹妹一起开的,元夕妹妹说:‘草民是小有身家之人!’” 谢县令在心里痛骂谢流:成事不足败事有余!尽添乱! 狄仁杰已对元夕妹妹产生兴趣,想见一见。 李三郎大喜,乐颠颠地去喊元夕。 听见三郎叫自己,元夕一身浅青色儒裙,落落大方地带人进来上菜。 狄仁杰见她虽年幼,但言语得宜,举止端庄,容貌娇美,顿时有了好感。 元夕盈盈下拜,口中说:“民女和哥哥们听闻使君清名,万般敬仰,方才出此下策,请使君恕罪!” 狄仁杰道了声免礼,虚扶诸人起来,问了开满庭芳是谁的主意。 三个毛头小子急忙向偶像汇报个详实,又道:“元夕为今日菜谱,想了许久,您就帮学生们写个牌匾吧!” 元夕满头黑线,怎么回事?怎么都推到我头上了?意外的是:狄仁杰欣然允下。 这一顿,狄仁杰还是很满意的,因为味道不错,而所用食材都价格不高。 那厢,元夕对三人撇撇嘴,“不多花银子,哪能做出美味?那个青菜豆腐的底汤是用老母鸡和鸭子熬出来的;菊花鱼费了好多油;还有素鸡,是用肉炖出来的……” 闻得真相,三人瞠目结舌。 狄仁杰无意中得知步翀欲娶元夕为妻之事,放言:要是请不动清河崔,等步翀中了进士,我来!步翀知道后,欢欣鼓舞,被偶像注意,是多么光荣啊!于是,学业上更加卖力! 八月,李氏诸王起兵欲夺李家皇权,然而因李冲率先发难,诸王不敢相从,以至败得不忍直视。李贞、李冲父子一家皆自杀,武则天派周兴处理其余诸王及其亲属、党羽。这些人落在周兴手里哪有什么好下场?于是,自杀的自杀,被砍头的看头。时,狄仁杰为豫州刺史,要惩治的李贞党羽足有六七百家,没入官籍的有五千余人。 司刑使逼着赶紧狄仁杰判决,狄仁杰秘奏武则天道:“他们都是受牵连的!我想正大光明的上奏,似乎有为谋逆的人说情之嫌;但知而不言,又恐怕有悖于陛下仁爱怜悯的本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