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大川两人悻悻然,出了紫禁城,大家各自散去。
严成锦走得很慢,一道人影亦步亦趋,也走得很慢,午门之前,还有人敢打劫,猛然回头,谁知是王守仁。
王守仁小声嘀咕:“今晨入宫,几位兄台都说了自己的名讳,唯独老高兄,只道出了姓。”
果然让王守仁注意到了啊!
严成锦先是吃了一惊,随后揣测王守仁的意图:“没想到伯安兄还记得,鄙野乡人,何劳伯安兄挂念,王大人为东宫属官,如今,伯安兄也是前途不可限量,还是不要与老高这样粗鄙的人打交道了,免得伤了尊份。”
读书人都自视甚高,王守仁乐了,暗觉这人性子有趣,明明是安定伯之子,今科的会元,却死活不愿透露半点。
王守仁故作试探:“我观严兄的衣裳,外头看似粗衣,里子用的,却是上好的绸缎子,传闻安定伯之子,行事异常低调,倒是与严兄性格颇为相似,严兄姓严,名讳该不是成锦吧?”
福尔摩斯之眼?
严成锦决定,回去要好好打千金的pi股。
默默地掏出人笼嘴,戴上后,脸遮去大半,才道:“伯安兄,幸会幸会!”
王守仁:“…………”
东阁,李东阳领着阅卷官批阅卷子定个大概。
明日就要放榜,所以今夜就要将一甲二甲等人员定出来,至于一甲,乃是由皇帝过目亲定。
取士不可儿戏,先由翰林进士出身的考官们,筛选优异的卷子,再由李东阳过目一遍。
李东阳看到了一份卷子,书法与自己形神契合,毫无疑问,就是严成锦的。
不由冷哼一声,又模仿本官的楷书!
可是一看严成锦答的策题,有条有理,先是“孟母”,竟然悟出了陛下的深意,再看治水,这个考生不得了啊!说得有理有据,连疏浚的郡县都一清二楚,可谓对大明的水患非常熟悉。
倒是关心朝事的人。
李东阳纠结半天,心里不想让严成锦当状元,可此子答得滴水不漏,实在太好了。
先拟个一甲第二吧。
今日殿试放榜,需弘治皇帝亲自过目,他起得格外的早。
刚过拂晓,弘治皇帝已经来到了暖阁,翻看礼部送来的一甲答卷和名单,三份答卷中,有一份用李东阳楷书,字写得好,题也答得好。
对于孟母三迁的见解,深得他的寓意。
“此子大才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