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阁 > 历史军事 > 满江红之崛起 > 第22章 国退民进

第22章 国退民进(1 / 4)

..

第22章国退民进

“国退民进”

念叨着这个词,管明棠禁不住一愣,他诧异的看着陛下,如果他没记错的话,当初喊着要“国进民退”的正是眼前的陛下。

当初正是陛下拿出了以“计划”为核心的“特殊经济方针”,在当时不仅管明棠和德国顾问,甚至就连同一些国内工商业界人士都不赞同采用那种“特殊经济政策”,但最终,特殊经济政策充分证明了他的优点。

它可以更自觉、事先调节经济,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必要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进行重点建设,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,制造国家经济发展战略,从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,对经济重林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,能够合理调节收入分配,可以规划国内的经济发展方向,可以集中全国的办成急需工业,而且国家统一采购设备、引进技术,又有利于降低采购和引进成本。总之,无论怎么看,中国模式都是优点多多。

而在过去的九年之中,中国的经济尤其是工业产生了一个奇迹般地的量变,钢铁产量从帝国元年的120万吨增加到1500万吨,煤产量从400万吨增加至6000万吨,造船吨位从10万吨增加至45万吨,工业产值早在第一个四年计划完成之后,就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60,中国实现了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。

九年的工业发展,使得中国可以生产任何一种型号的机械,甚至在某些工业领域还领先于,而这一切的都得益于“集中办大事”的特殊经济政策,可以说“计划”是一只看得见的手,是促进经济的增长的强大动力。

尽管中国的工业发展成绩显著,但作为帝国工业的主管者,管明棠却清楚的知道,曾经被视为工业成就那一系列的大型、超大型企业,在第二个四年计划完成的时候,也就是从去年起,开始陷入了一个新的僵局。

而这个僵局正是中国特殊经济体制带来的僵局,在制定第三个四年计划时,国内对此就曾产生过争论。

这时陈默然从桌面上拿起一份报告,只看那份报纸,管明棠便知道,那是自己写的报告,是要求将一些企业出售给民间企业的报告。

“第二个四年计划实施后,随着帝国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,经济联系日益复杂,这种特殊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了。因为,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这样两个前提上的:一是帝国计划部门对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全部信息;二是全社会利益一体化,不

最新小说: 宫斗不如换个方式躺赢 夫君,给我贴贴 穿越之不想再穿越 重生之大宋浮生录 我靠种田飞升了[穿书] 假偶天成 抢错人了怎么办 意外攻略反派苗疆少年(穿书) 忍者记事 在伟大航路拍电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