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望让上海来承担更大的职能。”
“林阁老心怀全天下百姓,此事确实是我目光短浅了!”陈以勤亦不是真心要反对林晧然的这项决策,只是为了慎重起见才提出一个顾虑罢了,亦是主动检讨道。
林晧然跟着陈以勤又客气了一句,然后又是认真地说道:“此次之所以要进一步开通天津港,却是希望各地更多的米粮能够通过海运北上,进而避免京城过度依赖于漕粮,甚至是全面取代糟粮。”
由于东南才是大明的粮仓,加上有几十万的边军要养,偏偏很多宗藩的封地位于北方,固而京城的粮食根本无法自给自足,却是依赖着京杭大运河运粮北上。
只是随着天津港开一道口子,越来越多的商人嗅到了商机,从海上运粮北上无疑大大地降低了成本。
“林阁老,你是想开通海运?”张居正的眼睛微微一亮,显得若有所悟地询问道。
林晧然迎着众人的目光,知道事情不宜藏着,便是进行纠正道:“此次并不是我要开通海运,而是这其实亦是一个试行!若是天津全面开港,各地的米粮海运北上能大大降低成本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坚持漕运呢?”
跟着很多大刀阔斧的改革派不同,林晧然更希望用引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,通过商人走海路运粮跟僵化的漕运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“林阁老果真……谋之深远!”陈以勤发现林晧然竟藏着如此意图,眼神显得复杂地望向林晧然感慨道。
林晧然倒没有骄傲,而是一本正经地重申自己的政治主张道:“咱们一心为民,只是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好和不好的一面。现在大明弊病重重,唯有跟诸公一起同舟共济,方能为百姓多谋福祉!”
谷漕粮海运无疑是一项大手术,想要做出这么大的改变,既要有足够的政治智慧,亦需要科学都调动各方的配合。
通州是漕粮的粮仓,一旦改用海运的话,那么此次的重要性无疑是大打折扣,相应的天津会因此而受益。
任何一次的改革,都有会有利益受损,但亦有人因此而得益。只是海运其实节的是百姓的开支,无疑是有损中层和官员的利益。
正是如此,林晧然并不打算独断专行,而是寻求着李春芳等人的支持。
“好,那便这么干了!若是海运的米粮成本低,那么商人必然蜂拥而上,届时京城的米价便能看端倪!”郭朴虽然少了早些年的锐气,但仍旧强烈地支持林晧然的决定道。
“好,那么此事便这么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