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奇维的电子壳层模型,震撼了在场所有人。
无论是物理学的大佬,还是物理专业的学生,都能在他通俗易懂的讲解下,理解这个理论模型。
众人无不感叹,人类对于原子的认识,经历了漫长的过程。
而今,终于要见到最后的曙光了。
但是李奇维很清楚,现在的壳层模型还不够完美。
1803年,道尔顿提出:“原子是实心小球,不可再分。”
一百年后,汤姆逊发现了原子之中还有电子,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权威说法。
接着,李奇维通过α粒子撞击金箔实验,证明了原子核的存在,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于原子的认识。
后来,玻尔提出电子轨道量子化的概念,描述了电子的运动情况,并非是任意绕着原子核运动。
李奇维又补充了两个量子数,成为现在的玻尔-李模型,可以解释电子的各种行为。
但是,这个模型依然存在缺陷,那就是无法说明电子在核外的排布情况。
直到今天,李奇维提出电子的壳层模型,才一举解决了这个难题。
甚至揭开了化学领域千年来的未解之谜。
为什么元素具有不同的性质。
可以说,这个理论虽然还是个猜想,但是已经征服了在场所有人。
尤其是让所有的化学家疯狂。
它不仅符合物理学中量子论的推导,而且也跟化学中的无数实验现象吻合。
这样的理论,犯错的概率实在太低了。
同时,这是物理学指导化学的又一次典范。
但是,电子的壳层模型,仍然还不是最完美的。
真实历史上,当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发表后,物理学家发现电子是以【电子云】的概率形式存在。
电子云的形状,就是电子可能出现的区域。
这时,每一个壳层里又根据能级的不同,细分出不同的亚层。
比如,第一壳层电子云是球形,所以电子轨道是球形的,称为【s轨道】。
然而,在第二壳层中,因为轨道能级数量增加了,该层的电子云不仅